昆山海匯精密模具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專注提供一站式的生產加工服務,包括完整模具設計、制模工藝、注塑成型、移印、組裝。公司擁有先進的FANUC注塑機、三豐三坐標檢測設備、完整的供應鏈和具有豐富經驗和活力的團隊。
▲海匯新廠區
項目二期:3.0上線并持續改善
一期成功實現ERP+OA一體化,結合移動互聯網設備,實現無紙化、高效、協同辦公。
系統中將物料與相關模具關聯配置了查詢,根據工單可快速查詢模具信息。根據模具信息確定模具所在位置和未上機工單,實現快速尋找模具,從原來30分鐘降至1分鐘,提效明顯。
物料與模具建立關聯也對二期的3.0項目推行做了很好的數據基礎。
生產流程中將工單分拆成N個工卡,中間減少BOM斷階,用工藝路線來取代。減少半成品信息、減少出庫入庫操作、減少產線在制積壓,增強產品的齊套性也有利于提高分揀分包效率。
企業在實際生產中會遇到很多的生產、采購業務的變更調整等,系統中配置有:規劃單(采購需求)合并(或分拆)等。
普實解決方案:設置車間中轉倉,將原材料調撥到中轉倉,車間現場根據實際生產消耗來從中轉倉領料出庫并分攤到具體的工單上。
方案優點:
一是:確保原料倉數據準確;
二是:大幅度減少領退料操作;
三是:提高生產成本準確性。
目前海匯生產領料中27.4%的業務反沖領料;
外協領料100%執行反沖領料;
光領退料工作即可節省50%的人工。
海匯目前掃碼的應用比較廣:員工信息二維碼掃碼上工、模具碼、機器設備碼、業務訂單、車間計劃流轉、庫位等,均已實現掃碼流轉管理。
▽條碼應用:模具管理
PDA 掃描模具二維碼、機器設備碼、庫位碼等操作實現模具上模卸模管理。
▽條碼應用:打印標簽、掃碼入庫
員工掃描工號,打印箱標簽,減少了文員30%的工作量,員工隨用隨打,標簽的貼錯率大大降低,物流員掃碼完成產品入庫,庫存即時準確。
海匯車間工位機的使用包括:今日任務、電子SOP查閱、上模、卸模等。兩大產線均部署使用。
① 分包組裝產線工位機:
組裝根據計劃派工單安排生產,實時登記產量和工時數據。
② 注塑產線工位機:
工位機內嵌掃描頭,員工通過工單掃描更新任務,實現計劃與生產無縫對接。
注塑機實時運行狀態看板
現場架設電子看板-機器監測預警,實時推送設備的運行情況:運行狀態、任務單、產品信息、計劃數、未清數等。
通過車間實時看板查看機器的運行狀態,以及對應的未清數量,結合工單快速反查模具信息(狀態、所在機器、所運行的工單等)大大提高了排產效率。
昆山海匯將呼叫類型分為五大組別:注塑部,二次加工部,每組別再分細類,從而更好的服務于現場,便于后期的數據分析統計。
安燈呼叫配置有手機APP推送
安燈呼叫信息及時推送至手機APP,呼叫以及響應時長等匯總在智能看板展示。
在模具庫區架設電子看板-模具保養,推送模具狀態、工作量、保養、壽命等重要信息,指導工藝人員日常及維護工作開展。
IQC來料質檢
供應商來料時,經倉管員點收,核對物料的規格、數量相符后給予簽收。倉管員通過移動采集設備PDA掃描供應商標簽,登記重要信息,生成“采購收貨單”,再交質量部進行IQC檢驗及質量判定。
IPQC在每個任務第一次生產,或當天第一次生產時,對當前任務進行首件質量檢驗,并拍照記錄檢驗記錄、重量、標簽、二維碼、69碼、配件包等,檢驗完成后方能進行后續生產;檢驗過程可通過手機、PAD進行記錄。
1、重視自我管理
通過公司組織的平臺加強對海匯管理員的培訓,并輔之日常的輔導,從而實現海匯內部的自我管理。
2、成本管理
更為精確的成本核算,需要更多的部門參與進來,提高管理水平,接受成本管理的教育。
3、更深入的制造執行管理
適時的推進4.0項目,使數據的采集更加實時,加強防錯及控制,環環相扣,增強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協調能力。